发布时间:2022-12-15 来源:新昌政府网
新昌县境,古时为越国荒徼,剡东鄙,地域开发后,处在台越通衢、明婺要道,今位于绍兴市东南部,县治南明街道,距绍兴83公里、杭州132公里、宁波95公里。县境东邻奉化、宁海,南接天台,西南毗连磐安、东阳,西北与嵊州接壤。边界线长264.05公里,绝大部分属传统习惯线,且多数以山脉分水岭为界,界线清楚。县境东西相距52.3公里,南北相距36.9公里,介于东经120°41′34″~121°13′34″、北纬29°13′55″~29°33′52″之间。
新昌县建立初,有13乡。
宋代,县下仍为乡,乡下为坊、里。
大中祥符六年(1013),13乡撤并,增设仙桂乡。嘉泰《会稽志》载新昌县有五山、丰乐、彩烟、仙桂、善政、新昌、安仁、守义等8乡,辖26里。
元代,改乡、里为都、图(里),新昌县有39都、42图。
明代,行里甲制,以十户为甲,有甲首,一百十户为里,有里长。明初有40里。成化年间归并为32里。隆庆五年(1571)定为30里。
清初,袭明制,全县领30都。后行都(图)制。县下设乡,有乡董,乡下设图,有图董以管事,另有图正,掌管本图鳞册。图下分庄,庄有庄首,核收田赋,汇交钱粮。
雍正十年(1732),绍兴府8县编顺庄3442个,其中新昌县482个。
宣统元年(1909),实行地方自治办法,县下设乡,次年废都里制,行选举投票法,划分区域,人口满5万称镇,不满5万称乡。全县划分城、东、南、西、北5区,共计835村,其中城区辖县城及城郊32村,东区沃洲镇,辖350村,南区彩烟乡,辖217村,西区澄潭乡,辖153村,北区黄泽镇,辖83村。
民国初期,此制未变。
民国17年(1928),国民政府公布县组织法,推行村里制,县以下设区及村里。百户以上为一村,不满百户者联合数村为一联合村;以百户以上市镇为一里。
民国18年(1929),新昌县分设320村里,次年3月,分辖于城、东、南、西、北、新东6区。
民国19年(1930),国民政府颁布乡村自治施行法,改村里为乡镇,以5户为邻,5邻为闾,百户以上村庄为乡,百户以上街市为镇。
民国21年(1932),全县编为4区,12镇,208乡,2210闾,11799邻。民国23年(1934)6月,推行保甲制,乡镇以下设保甲。次年统计,全县分4区,辖42乡(镇),625保,6170甲。民国28年(1939)12月,全县由42乡镇改划为37乡镇,527保。
民国30年,实行新县制,调整乡镇数。
民国31年7月,新昌县城沦陷,新昌县部分地区被日军占领,人口减少,保甲数在民国33年减少到523保、5738甲。
民国35年(1946),划分为3个指导区,缩编为30乡镇(3镇、27乡),522保。
1949年5月,新昌县解放,全县分5区,辖30个乡镇,520保。6月,废除保甲制,县下设区、乡、村。
1950年12月,划出南区的回山、智仁、八和、彩淳4乡,西区的镜屏乡,建立回山区,这样,全县分6区,36乡镇。1950年5月,为利于土地改革,便于农民参政,划小乡镇辖区。1950年9月,全县分6区,70乡镇,533村。
1952年6月,划出大市聚区的9乡,设立小将区。同年,城关镇改为县直属镇,城区更名为城郊区。
1956年4月,为适应农业合作化运动需要,区乡并编,全县缩并为36乡镇,村增至536个。1958年9月,实行政社合一制,全县组织9个人民公社,下辖72个生产大队,507个生产队。1958年11月新昌县撤销后,所属公社并入嵊县。1959年1月,生产大队改名为管理区,原新昌县域内设9个人民公社,52个管理区。1959年7月,新昌大队管理区改为镇建制。
1961年4月,公社恢复为区级行政建制,以管理区建公社,下辖生产大队。1961年12月新昌县恢复后,原属新昌县的黄泽镇及藕岸公社的兰洲、麻车、前王等3个大队划归嵊县,原属嵊县的毫石公社东陈、西陈、汤家庄等3个大队划归新昌县遁山公社。全县辖8区、1镇,48人民公社,818大队。
1962年6月,区公所撤销,公社直属县。
1968年恢复区建制。
1971年8月,嵊县中南公社枣园、胡衣、茅家、舒家大队划归新昌澄潭公社,嵊县黄泽镇大岙底大队划归新昌孟家塘公社;新昌山头公社后湾大队划归嵊县中爱公社,新昌澄潭公社新山大队半山生产队划归嵊县毫石公社。此后,新昌县境保持不变。
1979年,长诏水库区内炉溪、解放两公社合并,称长诏公社。1979年底,全县有1个镇(即城关镇,下辖16个居民委员会)、8个区,44个人民公社,下辖733个大队。
1983年,改公社为乡,乡以下为村,大队改设为村民委员会,全县辖759个村民委员会。
1985年至1989年,8个乡先后改为建置镇,全县分为城郊、澄潭、镜岭、回山、儒岙、大市聚、小将、沙溪8区,辖9镇(其中城关镇为县直属镇)、39乡,777个村,3479村民小组。1992年5月,全省进行撤区扩镇并乡,新昌县8个区公所撤销,乡镇由48个撤并为18个(镇11个、乡7个),下辖777个村。
2001年11月,大明市镇、拔茅镇和城南乡挂帘山村并入城关镇,全县有镇9个、乡7个。
2002年12月,城关镇22个居民区组建成12个社区,即七星、鼓山、茶亭、钟楼、梅湖、市中、东溪、湖莲潭、城南、凤山、临江、临城。
2004年,全县行政村由777个撤并为416个。
2005年,大佛寺村民委员会撤销。
2006年8月,城关镇撤销,分设南明、羽林、七星等3个街道,长征乡、镜屏乡撤销,分别并入儒岙镇、镜岭镇。
2008年,在县城西部设立南岩社区。
2014年,七星社区分设西岭社区。
2017年,湖莲潭社区分设新东社区。
2018年,凤山社区分设西郊社区。
2019年,在县城东部设立羽东社区,西岭社区分设滨江社区。全县行政村由415个撤并为253个,撤销梅渚镇,与澄潭镇合并为新的澄潭街道,撤销新林乡,与大市聚镇合并为新的沃洲镇,撤销双彩乡,并入回山镇,撤销巧英乡,并入小将镇。
2020年,七星社区分设演溪社区,南岩社区分设南星社区。2020年底,全县有12个乡镇街道(镇6个、乡2个、街道4个),下辖20个社区、253个村,另有13个乡村居民区。
2022年,临江社区分设青山社区,西岭社区分设和悦社区,滨江社区分设三溪社区,全县有12个乡镇街道(镇6个、乡2个、街道4个),下辖23个社区、253个村,另有13个乡村居民区。